很多同学在选大学时,都会问一个核心问题:“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?”对财经类院校来说,就业情况直接决定了它的含金量。南京审计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,正在一步步用成绩证明自己:不仅能就业,还能去好单位、拿好岗位。
就业率只是表面,“去哪儿”才是关键
单看数据,南审2024届本科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1.1%,远高于不少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。但比数字更有含金量的,是毕业生真正流向了哪些地方。
金融机构、银行、证券、保险,是南审学生的传统优势阵地;会计师事务所、国企、五百强企业,也有不少身影。近三年已有约300名毕业生进入江苏国税系统,录取人数高居全国高校第一,这意味着很多人一毕业就站上了“行业正中央”。
就业案例:从课堂到岗位的“直通车”
尤其是会计学院ACCA项目班的学生。他们在校期间不仅学课程,还通过校企合作提前接触“四大”审计事务所的真实业务,不少人毕业时就直接拿到offer。你能想象吗?在毕业典礼之前,手上已经有实习+录用通知书,这就是所谓的“先人一步”。再比如,经济学院的学生通过和银行合作的实习项目,有人甚至在大三就已经被银行点名要签协议,毕业直接上岗。这种从课堂到岗位的“直通车”模式,让南审的就业率不只是数字漂亮,而是“真实可落地”。
就业市场的“南审牌”标签光芒璀璨,为什么企业青睐“南审牌”学生?原因在于几个关键词:专业过硬、实务能力强、对口性高。南审的专业设置本身就紧扣“财经+审计+金融+数据”这些国家重点行业,课程和实训贴近岗位需求。
展开全文
比如,随着“数字经济”崛起,企业急需懂财务、懂数据的人才,南审的审计与统计、会计与大数据融合方向正好填补这一缺口。相比一些学校“专业泛而不精”,南审的学生在用人单位眼里就显得“直接能用”,这就是就业市场的隐形竞争力。
那和同类院校对比,南审优势在哪?不少财经类院校都主打“就业好”,但细看就会发现差别:有的就业率高,但大量流向是普通中小企业;有的名头响,但对口率不高,专业和岗位脱节。
南审的不同之处在于:就业对口性强、单位层次高、稳定性好。不只是“找到一份工作”,而是“找到匹配的、长期发展的岗位”。换句话说,在一众财经院校中,南审的就业更像是“质优而非量多”。
南审的就业优势还会继续放大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审计、会计、金融、税务,这些行业正迎来“智能化+国际化”的转型。国家政策对财经监管、审计监督的重视程度只增不减,行业需求持续扩大。南审的专业和学科,恰好踩在这个风口上。
再加上南审与企业、事务所、政府机关的长期合作模式,未来几年毕业生就业的“含金量”很可能继续上升。企业需要的人才,学校恰好培养;学生需要的平台,学校提前搭建。就业优势不只是现在有,未来也有。
南京审计大学的就业情况,用一句话概括就是:“就业不难,就业更好。”不只是就业率高,更重要的是就业去向好、岗位对口、含金量足。无论你是想进金融机构、会计事务所,还是国企机关,南审都能提供直通路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