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health-365体育投注网站官网-365bet官网投注

我们为什么要朗读?

我们为什么要朗读?

我们为什么要朗读?

王崧舟这样说

1我相信,一个不会抬头仰望星空的语文老师,是没有希望的语文老师。朗诵经典,是对星空的一种仰望。

2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尤其是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者,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与担当去感知朗读的美,去传递这份美。

3古人说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朗诵之米当然就是经典文本。也许,对于文本的筛选,我们需要再费一些思量,再作一些比较。

4.我始终认为诵读的基础在细读。荒芜了细读的诵读,更多的是一种朗诵腔,甚至是一种无病呻吟。少年不识愁滋味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它传递的,一定不是真性情,而是矫情、虚情、作秀式的煽情。

5要沉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,要用心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。在反复吟咏中,在潜心会文中和作者的心灵融合无间。于是你会觉得作者就是自己的前身自己就是作者的再世,两颗灵魂遥远地隔着世纪与国界携起手来。

6我们要去关注整个作品的基调,要追求作品基调的整体和谐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一定要找到那种基调感,然后用基调感去调控文本的语感。

7朗诵是有声的艺术。艺术的灵魂是什么?对!节奏。我们一定要清楚,一味的高亢不是高亢,一味的舒缓不是舒缓。

8我们处理作品的声音有个诀窍,你要先试着确定最低点和最高点。确定了这两个点,其他的声音处理你就有了参照点,你就会发现,朗诵的过程就是一个爬山的过程,它有起落,有张弛,有疏密,而这种起落、张弛、疏密的变化,才是朗诵的灵魂所在。

9我总觉得,一个语文老师,太需要音乐的修养了。语言,尤其是我们的汉语文,有着太强、太浓的音乐性。对于朗诵和音乐,光有认识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,要有体验,要有自己的体验

10做一个会抬头仰望星空的教师吧。通过朗读,让自己的精神不断走向丰厚、走向敞亮,在一个更加诗意、更加阳光更加纯粹的舞台上,用我们的声音,更用我们的灵魂,去感化孩子,去传播感动,去诉说我们的家国情怀,去表达对职业的敬畏与尊重。

11.朗读基于人,朗读通过人,朗读为了人。朗读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,这个转变的过程不是机械的声音呈现,而是对文字语言的再发现、再理解、再创造。

12朗读者从审美性朗读进入反思性朗读,又从反思性朗读跃向历史性的朗读,不断拓展和赋予朗读以新的意义。在这样一个没有极限、永无止境的意义澄明的过程中,朗读者发现了一个更新、更真、更善、更美、更神的自己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