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這種求證法或多或少還延生出另一個問題——萬一信徒為了尋找「主神」跑了多所廟宇一無所獲又該如何呢?繼續尋尋覓覓嗎?繼續把精力放在跑廟和會靈求問上嗎?筆者認為,與其長時間在這種求索當中耗時耗力,不如把心放在工作生活和重要的人生規劃和事務上實在些。
的確,「認主神」會在某種程度給信徒精神信仰上的新鮮感,畢竟靈魂中有了個神性的LOGO,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可、心靈寄托和未來理想的憧憬,都有一定的促進和暗示作用。但是萬事萬物物極必反,如果因為一味的去追求「認主神」,而把自己該承擔的一切推卸給宗教、神明和信仰,試問這是否也是自己本身的一種不負責任呢?換句話說,這就是一種迷信和執著,已經偏離了正確的人生軌道和方向。
筆者始終堅信宗教神明信仰對於人而言,確實有著改變和喚醒指引的力量。但筆者決不相信認了「主神」之後,自己的人生就可以從此一勞永逸、無拘無束,活得像個巨嬰,這恰恰和信仰的目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。另外,筆者還要「爆」個「料」:其實,最初這套在台灣靈修派盛行的「認主神」儀式,根本是子虛烏有的,甚至可以說是穿鑿附會編造出來的!只不過後來機緣巧合,逐漸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信仰特色。
台灣的靈修作家宇色在他的《靈修人的關鍵報告》一書中指出,「點靈認主」的起源,是因為台灣日據時代,日本的警察為了取締台灣本土宗教勢力四處搜捕宗教界人士,台灣靈修派的前輩陳玉霞為了躲避日本警察當局的追捕,只好捨棄道場逃遁深山。為了繼續在深山修行和仙佛會靈,於是用真氣接引仙佛靈氣,來點化深山寶穴進行修煉。其實就是為了保全性命和確保繼續修行不得已的淨化環境空間之舉,和所謂「認主神」半毛錢關係沒有。可就是這個以訛傳訛的說法,因此成了後來吃神明飯又想借「點靈認主」發不義之財的有心人士利用的工具。
實際上,世面上已經有不少因為尋求「靈修捷徑」陷入了人格分裂、幻聽幻覺以及自虐等歧路歧途的案例,可見過分盲目地想通過靈修渠道尋求「認主神」的話,不僅僅是荒廢人生,而且還會導致走火入魔甚至引發人生悲劇。
靈修作家宇色在他的另一本著作《我在人間的靈修迷藏》中就提到一個極端案例:有一名大學生沉迷於靈修和認主神,最後發現自己的「無形界女導師」是一尊詭異的日本芭比娃娃。到後來甚至把芭比娃娃供在自己宿舍裡成天和芭比娃娃「溝通」,還因此有自己的「粉絲群」。可就因為這樣最終葬送了一位年輕的生命,到後來,已然走火入魔的大學生選擇通過自殺來「效忠」他供奉的「主神」,理由是聽從「主神」的命令,捨下肉身和「女導師」一起到另一個世界去斬妖除邪,維護世界和靈界的和平正義。很難想像一個大學生為什麼會有如此荒謬幼稚和無知的想法,讓人除了惋惜和悲哀之外,還有深深的反思。
其實,就算不去「認主神」,民間和不同宗教也已然提供了說法各異的「守護神名單」。筆者在「國際正一道教學院」官網就發現了有關生肖「護身神君」的說法——
生肖鼠「護身神君」:雷聲普化天尊、東岳碧霞元君
生肖牛「守身神君」:司命灶君、福德正神
生肖虎「守身神君」:福德正神、正一玄壇真君、天醫真人
生肖兔「守身神君」:太陰元君、九天衛房夫人、紅鸞星君
生肖龍「守身神君」:大梵鬥姆元君、豁落王靈天君
生肖蛇「守身神君」:鬥口靈官、南極壽星星君
生肖馬「守身神君」:北鬥星君、福祿壽三星君
生肖羊「守身神君」:南鬥星君、太陽星君、東華木公帝君
生肖猴「守身神君」:雷聲普化天尊、紫微大帝、大梵鬥姆元君
生肖雞「守身神君」:太陽星君、太陰星君、九天文昌帝君
生肖狗「守身神君」:福德夫人、東岳至尊大帝
生肖豬「守身神君」:保生大帝、三元三品三官大帝
除此之外,佛教也有自己版本的「生肖本命佛」名單。而且由「本命佛」延生出的民俗信仰和商品也已在市面上流行了幾十年之久,不少信徒對此已然是耳熟能詳。起碼筆者在1997年左右就已然看到過有關「生肖守護佛」的相關資訊,主要就是將千手觀音、虛空藏、文殊、普賢、大日如來等諸佛菩薩和相關的生肖對應起來,成為了「守護佛」的來源。不過可信度同樣不高,純屬是從日本東密真言宗的「十三佛」理論和道教的「北鬥七元君」信仰穿鑿附會而來。
在此,若真的有信徒渴望去尋求「守護神」的話。筆者也提供一份自己看來相對更為真實可信、有據可查的「守護神」名單,那就是「六十甲子太歲神」。理由是從道教經典中記載,「六十甲子太歲神」分別輪值負責保佑六十甲子年中的其中一年,等於是當年的值班之神。也就是說,信徒在哪一年出生,那一年的太歲星君就是他的本命元辰。所以,從眾生出生的那一刻起,就已然有「守護神」時時守護和監督著他的元辰和人生。比如甲子年生人,金辨太歲星君就是他的本命守護神、乙丑年出生的,陳材太歲星君就是他本命的守護神。
依據《神樞經》的記載:「太歲率領諸神,統正方位,斡運時序,總歲成功。」凡是渴望幸運之神降臨、趨吉避凶的,都可以選擇禮拜自我的本名太歲神。實際上信徒所禮拜的「本命太歲」不是別人,正是自己的元神,甚至可以說是對自我精神和潛能的膜拜。畢竟道家「本命元辰」的核心意思就是一個人的「精氣神」,而本命元辰也稱歲星、太歲。其意涵,就是通過本命太歲的禮拜去發現和觀照真實的自我、激發自我的潛能特質。《北鬥經》也記載:凡人性命五體,悉屬本命星官之所主掌。若不懂得虔誠禮敬,則為「輕生迷本、不貴人身」。實際上也是借宗教的經典來指引眾生不要迷失自我。
信徒可以準備「花、果、燭、金紙」四品供禮和紅包香油錢,到香火旺盛的道教宮觀「元辰殿」去尋找敬拜自己的本命太歲神。敬拜的流程是先向「元辰殿」的主神:眾星之母元明鬥姆元君頂禮請安,然後向值年太歲敬拜,然後才正式對自己的本命元辰太歲神進行祭拜。祭拜完本命太歲神後,還要向大殿內其余的「六十甲子太歲神」逐一頂禮問安。以此祭拜還有一舉雙得的功效,一方面在祭拜「本命元辰守護神」的同時,也向「眾星之母」鬥姆和值年太歲獻供敬拜,不僅能得到本命太歲星君的元辰注照和運途護持,同時等於每年定期多次「安奉」了太歲,對於化解本命年或者沖犯之年的不順,消除當年流年凶煞侵害方面也頗有助力。
實際上,神佛、宗教信仰的存在,其本質是教化作用而不是被信徒利用、滿足無盡欲望的工具。若信徒在日常的禮拜修行和領悟中沒有獲得自我的覺醒和反思,沒能借由宗教的媒介反省和改變自我,從而積極面對人生和承擔責任的話,縱使漫天神佛都是他的親戚,他的人生同樣是失敗的、迷茫的。當一個人沒有通過宗教經典和信奉禮拜過程中去領悟正知正見,那還不如不要有信仰上的羈絆。
所以,如果有一天你在宮廟的尋覓中真的找到屬於自己的「守護神」,那麼恭喜你,你有幸被神明選中,是因為神明認可你有改變自我,變得更好更優秀的潛質。因此要更加努力、更精進!若尚未找到自己的「守護神」也請歡喜隨緣,因為天助者自助,說明你自身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和智慧去承擔一切,你不再需要「守護神」的依賴,這是上天對你最好的肯定。(本篇完)